首页 商标注册 商标查询 国际商标 商标刊号 商标知识 版权保护 专利申请 商务转介 联系我们
平潭率先启动商事登记改革 营业执照3天搞定

  备受关注的商事登记改革,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启动。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无须年检,放宽经营范围登记……一系列改革举措,将极大降低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激发投资主体活力。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称,《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平潭于昨日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启动改革。明年一季度,福厦泉等地也将跟进,9月份在全省推广。

  亮点1:先照后证

  现实中,有的创业者想要创业,必须得先找部门审批,但审批部门却表示,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怎么批?创业者就这样两头奔波,两头受堵。

  《办法》提出,商事主体实行直接登记制,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需要取得前置审批外,其余实行后置管理。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直接领取营业执照,并开展一般性经营活动,其余审批事项可之后再办理,即所谓的“先照后证”。

  亮点2:认缴登记

  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可以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公司股东或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期限、出资方式及出资责任,登记机关只登记认缴的注册资本,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亮点3:不再年检

  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登记机关对企业的年度报告实行抽查制度。

  亮点4:信用监管

  建立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运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使有违规行为的商事主体“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同时在平台上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或查无下落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亮点5:经营场所不再审查

  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登记机关不再审查其法定用途及使用功能,申请人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

  亮点6:放宽经营范围登记

  商事登记的经营范围由企业自主选择,可灵活表述经营项目用语,也就是说,可以用行业大类表述,也可以用具体项目表述,还可以用概括性语言表述,如“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应经许可的,凭有效许可证件经营”。

  亮点7:3个工作日内完成

  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商事登记机关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并颁发营业执照;3日内不能完成的,经批准可以相应延长。

  □解读

  1.注册资本认缴和实缴区别在哪?

  省工商局副局长黄培惠介绍,按实缴制,股东的出资有很多限制。而实行认缴制后,公司在成立时,股东或发起人只需承诺缴纳一定数额的注册资本,可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自行分批分期缴纳。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随意乱报注册资本。”黄培惠说,股东或发起人最终是以自己认缴的资本数额为限承担法律责任的,“比如我认缴1000万元注册资本,实际缴纳的只有100万,但在公司最后终止清算时,必须按1000万元承担责任。”

  2.放宽登记后,市场如何兼管?

  黄培惠说,宽进政策推行的同时,还设计了严管的配套制度。监管方式上,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方式,更加注重信用监管。将依托全省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将企业的登记备案、资质资格、许可监管等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布。

  在监管责任上,将按照行政许可法关于“谁许可,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厘清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改变目前在一些领域监管缺位、不到位的情况。

  □延伸阅读

  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就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申请公司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企业今后也不用年检,改成年度报告制度……这一系列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在平潭进行试点,明年逐步在全省推广。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称,《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经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11月29日,由苏树林省长签署第130号省政府令,正式公布并实施。昨日,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发布并正式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据悉,此次改革有九大变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放宽了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激发投资主体活力。同时,改革也减少政府对商事主体内部经营管理事务和外部民事争议的干预,实行“宽进严管”。

  据介绍,商事主体是指经依法登记,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分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四大类。

  “目前我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分三个阶段逐步在全省推广。”省工商局副局长黄培惠介绍,第一阶段,在平潭综合实验区进行的商事登记改革。第二阶段,将于2014年一季度在厦门市、泉州市和福州市的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保税港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等国务院批准的开发开放区,试行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第三阶段,在总结上述试行区域做法经验基础上,试行区域之外的地方,条件成熟一个,开展一个,将于2014年9月在全省推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黄培惠称,平潭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为全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今后各地将施行的政策大体上差不多,但也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设计实施具体的办法。

  改革9大变化

  商事主体实行直接登记制此次改革一大亮点是商事主体实行直接登记制,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需要取得前置审批外,其余实行后置管理,也就是所谓的“先照后证”。

  商事主体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一般项目的经营活动;从事许可审批经营项目的,经许可审批后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

  改革后的前置审批,主要包含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一些银行、证券、保险等少数特定的行业,大部分原属于前置审批的项目转为后置审批。

  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降低开办公司成本。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期限、出资方式及出资责任等。

  登记机关只登记全体股东(发起人)认缴的注册资本,设立时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报告。股东(发起人)实际缴付出资后,凭验资报告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并作为备注事项记载于营业执照。

  企业年检制改为年度报告制商事主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登记机关对商事主体的年度报告实行抽查制度。

  经营场所用途等不再审查按照方便注册和规范有序的原则,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登记机关不再审查其法定用途及使用功能,申请人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具体管理办法由实验区管委会制定。

  放宽经营范围登记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的外,商事登记的经营范围由企业自主选择,可灵活表述经营项目用语,也就是说,可以用行业大类表述,也可以用具体项目表述,还可以用概括性语言表述,如“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应经许可的,凭有效许可证件经营”。

  拓展直接登记制适用对象拓展直接登记制适用对象,将原来只是对台资企业适用的直接登记制,向实验区所有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拓展。

  商事主体自主选用名称试行商事主体自主选用名称。凡使用“平潭”字样的商事主体名称,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征可以灵活选用,不再审查名称近似等,产生名称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建立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运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使有违规行为的商事主体“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同时在平台上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或查无下落的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外商企业电子化登记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构建外商投资企业网上提交材料、网上智能比对、网上审查核准、网上核发执照、网上亮照公示、网上自动存档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

  解读注册资本认缴和实缴有何区别?

  黄培惠介绍,过去实行实缴制,股东的出资有较多具体的限制规定。实行认缴制后,公司在成立时,股东或发起人承诺缴纳一定数额的注册资本,公司在以后经营过程中,股东或发起人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自行分批分期进行实际缴纳出资。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后,工商部门将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不再规定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及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

  但是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随意乱报注册资本。黄培惠说,股东或发起人最终是以自己认缴的资本数额为限承担法律责任的。

/
首页 | 商标注册 | 商标查询 | 国际商标 | 商标刊号 | 商标知识 | 版权保护 | 专利申请 | 商务转介 | 联系我们
廣訊商務秘書 聯繫電話:00852-30622687 大陸投訴:0086-132 0590 5235
地址:香港北角馬寶道41—47號華寶商業大廈9層。闽ICP备10021333号